《玩出同理心》

日期: 02/01/2024

遊戲治療是輔導,特別幫助有情緒問題的兒童,而遊戲治療也不止一種,不同的遊戲治療源自不同的心理學理論。「兒童為本」遊戲治療源自「以人為本」理論。很多人誤以為這是西方的理論,未必適合中國人的社會,但其實這個 來自西方的理論,對人的看法和中國傳統思想相近。

 

孟子說:「人皆有不忍之心」。中國傳統思想 相信人性本善,如果你看見一名幼童將跌入井裡,你自然就會產生焦急與痛惜之心。這種中國傳統思想,和「以人為本」理論所講的「同 理心」十分相近,就是當你看見別人受苦,你會感到不開心;當你看見別人快樂,你也會感到快樂。

 

中國諺語:「水向低流人望高」,意思是人天生有向上的動力,而「以人為本」理論相信人天生有邁向「自我實踐」的需要和力量,「自我實 踐」是正向成長,明白自己的優點和缺點,樹立人生目標,並且好好發 揮自己的長處,為達成人生目標而努力。這個「自我實踐」的理論,和「人望高」的觀點十分相似。不過,現在有人把「人望高」解釋成追求 名利,是過於著重物質需求,這卻未必是古人的原意。

 

把「性本善」和「人望高」,即是「同理心」和「自我實踐」兩個觀念加起來,便帶出我們幫助兒童解決負面情緒問題的方法,就是輔導員對 兒童有「同理心」,當兒童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納之後,兒童內在的「自我實踐」力量便自然能發揮出來,推動兒童由負面轉向正面。

 

怎樣能夠做到對兒童有「同理心」呢?「心」是指思想和情緒,「同理心」 有三個層次:

1) 理解對方的思想;

2) 理解對方的感受;

3) 體會到對方的感受。因為「同理心」的重點在情緒,所以並非僅僅靠理性教導、或邏輯思維可以訓練出來,但又因為涉及理解別人,所以也需要有一定的認知思維能力。

 

對於年幼的小朋友,他們的認知能力有限,心智未成熟,因此較難明白他人,但這個年紀是「情緒腦」發展的黃金期,所以我們要先讓幼兒感受到被「同理」,即是成人對兒童有「童理心」,有助發展兒童的「同理心」。

 

我幾年前曾經輔導過一位就讀 K3 的小朋友,他媽媽求助是因為小朋友容易發脾氣、好勝和固執。我和小朋友進行遊戲治療,發現小朋友很喜歡玩動腦筋和比賽的遊戲,原來是因為父母常常和他玩這種遊戲,而父母都是學歷很高的專業人士。

 

不過,媽媽告訴我,小朋友和爸爸的關係差,玩得多反而更差,因為在比賽中,小朋友一定贏不到父母,而爸爸是很正直理性的人,堅持不會讓步,認為小朋友是輸便是輸。小朋友因為每次玩遊戲都輸,便很不開心,爸爸見到他的反應便生氣,兩父子在遊戲時常常不歡而散。我曾經嘗試和爸爸談,但爸爸堅持不會「做假」,爸爸明白小朋友輸了比賽會不開心,但他不接納小朋友有這種情緒,認為應該要學習面對失敗,將來才可以面對困難和挑戰。他的話聽起來又好像有點道理。

 

後來,媽媽發現小朋友和外公玩遊戲時,故意輸給外公,而且不會發脾氣,這和小朋友好勝的性格很不同,媽媽感到很奇怪,便問小朋友原因。小朋友告訴媽媽,因為外公常常都輸,他知道輸了比賽會很不開心,他因為不想外公不開心,所以故意輸給外公。媽媽聽後很感動,很欣賞兒子考慮到外公的感受,願意放下自己想勝出的期望。媽媽把這件事告訴小朋友的爸爸,爸爸也很欣賞他的做法,因為小朋友不僅能夠面對失敗,還願意為他人設想。

 

小朋友明白和接納外公因為輸比賽而產生的不開心情緒,這便是對外公有「同理心」,有了「同理心」,自然會做出關愛他人的行為,甚至有時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。小朋友為甚麼會有「同理心」呢?原來外公很疼愛小朋友,對小朋友很有「童理心」:重視他的感受,明白他的想法。當小朋友得到足夠的「同理」,「人望高」的力量便自然發揮出來,產生正向的情緒,引導出正向的行為,考慮別人的感受,為他人設想,能夠體諒和幫助別人。

 

在「兒童為本」遊戲治療中,治療師會向兒童傳遞四個信息,其中一個「我明白」是向兒童表達「同理心」——我明白兒童,不只是明白兒童的遊戲行為,而且是明白兒童行為背後的情緒和想法,並且身同感受。同理心包括明白、感受和接納,意思是無論兒童在遊戲中所表露出來的情緒是正面或負面,治療師都明白且無條件地接納。當兒童緊張,治療師也一同緊張;當兒童傷心,治療師也一同傷心;當兒童生氣,治療師也一同生氣。

 

治療師在「兒童為本」遊戲治療中向兒童傳遞「同理心」,有以下幾個方法:

 

言語表達:治療師關注兒童的言語和非言語反應,解讀兒童遊戲行為背後的情緒 和遊戲的氣氛,用言語把兒童的情緒講出來。有時,兒童玩的遊戲內容正面,但遊戲中的氣氛卻是負面。我曾經輔導一名就讀小一的女孩,她玩「煮飯仔」,叫我和她一起玩,一邊玩一邊教我如何切食物、加調味料……不過,女孩又不斷地催促我,說:「快些啦!咁慢啊!還有很多未煮!夠鐘啦!」我感受到女孩子的遊戲氣氛不是輕鬆愉快的,而是緊張的,所以我當時回應說:「好緊張啊!好趕啊!」遊戲中治療師的回應其實就是講出兒童在真實生活中的感受,在現實生活中兒童因為有很多補習和興趣班,所以感到緊張和急趕。

 

非言語表達:治療師的語氣必須配合兒童的情緒和遊戲 的氣氛,例如:如果兒童皺著眉用力打「不 倒翁」,治療師會恨恨地說:「嘩!好嬲佢,好想大大力打佢!」;但如果兒童是 笑著打「不倒翁」,治療師便會說:「嘩!感到充滿力量,好喜歡這樣玩啊!」

 

了解兒童投入遊戲情節中哪個角色:有時,兒童的遊戲不只有一個角色,治療師要知道兒童投入哪個角色,「同理」表達該角色的情緒,例如:兒童玩一隻怪獸咬BB,如果兒 童投入在BB角色,治療師便會說:「救命啊!好驚啊!好痛啊!」; 但如果兒童投入在怪獸角色,治療師便會說:「吼!吼!咬你!咬你! 吼!」

 

了解兒童的情緒投射:不少兒童在遊戲中把自己的內心情緒投射在治療師身上。我的一位同事曾經輔導過一名就讀幼稚園的幼 童,幼童玩「扮上課」遊戲,幼童扮演老師,同事扮演學生,遊戲的情節是學生要回答老師的問題,但是即使同事已經跟著幼童的指示去回答,或作出任何回應,幼童都指出她錯了,令同事感到很挫敗。雖然在遊戲中是幼童令治療師感到挫敗,但我看這種挫敗感是幼童在現實生活中的感受。因此,我建議同事在遊戲時講出「學生」的感受,因為這其實就是扮演老師的兒童在現實生活中的內心感受。

 

總而言之,在日常生活中,身邊的成人對兒童有「童理心」,有助兒童發展出對別人有「同理心」;在遊戲治療中,治療師對兒童表達「同理心」,有助啟動兒童「自我實踐」的力量,轉化負面情緒,舒解情緒問題。

 

作者:岑穎忻(美國遊戲治療協會註冊遊戲治療師督導、註冊社工、認證社工督導)

聯絡我們
地址: 新界荃灣大屋街2至4號地下
電話: 2492 0010
傳真: 2406 0122
電郵: cyckg@cychurch.edu.hk
Top